打造豫中南地區(qū)現代化區(qū)域醫(yī)療中心

      您的位置 :首頁 > 科室導航 > 非手術科室 > 腫瘤科 > 健康教育

      結腸癌的前世今生

      來自: 本網 時間:2018-04-26 點擊率: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也發(fā)生了變化,不再象以前祖輩那樣,整天粗糧蔬菜,難得逢年過節(jié)才能吃點犖菜神馬的,由于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會改變大腸內環(huán)境。有研究顯示,膳食中脂肪類成分超過 40% 則是腸息肉發(fā)病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然還有慢性炎癥刺激、家族遺傳等因素。

      而臨床研究表明:結腸息肉與結腸癌的關系極為密切。腺瘤性息肉的癌變率較高,直徑大于 2 cm 的腺瘤樣息肉,其癌變率可達 60% 以上。因此,絕大多數腸癌均由腸息肉演變而來。

      據估計,從息肉到發(fā)展為癌變的時間為 5~15 年。而一旦發(fā)展成進展期腫瘤,則病程明顯加快,其治療效果會受到腫瘤大小、浸潤、轉移等各種因素影響,很多患者雖然經過積極治療,承受各種包括手術、放化療的痛苦。特別是直腸下段的腫瘤,手術后須進行人造肛門,生活質量嚴重下降,部分患者生存期卻只延長了短短幾個月時間,最終是人財兩空的結局。

      結腸息肉治療的理想目標是:在息肉發(fā)生癌變之前阻斷它的發(fā)展,這樣就可以有效控制結腸癌的發(fā)生。

      結腸息肉的兄弟姐妹

      結腸息肉實際上是很常見的疾病,包含的種類也是很多,一般來講,胃腸粘膜表面生長出的隆起性病變,可統(tǒng)稱為息肉。但實際上息肉是一個形態(tài)的描述,它包含了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病等等種類。

      根據其病理特征,一般認為,前三者為良性息肉,從組織學上來說,它們沒有異形性改變,因此不易發(fā)生癌變;而后兩者,特別是腺瘤性息肉,或者稱之為腺瘤,又包括了腺瘤、管狀腺瘤、絨毛管狀腺瘤等等。腺瘤性息肉一般不會自行消退,目前也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某種藥物可使息肉消失。

      若發(fā)現了息肉而不及時處理,隨著時間延長,息肉長大,會發(fā)生腺體的異形性,當異形性發(fā)生到重度異形增生(或稱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時,已經是癌前狀態(tài)了,我們可以理解為站在懸崖邊上了。日本有學者研究,一個腺瘤不經過任何干預僅定期檢查,往往在 2-10 內發(fā)生癌變,而這個時間是無法預知的。

      預知腸息肉的發(fā)生

      要想對結腸癌進行預防,就必須進行體檢??蓡栴}來了,哪種檢查對腸息肉和腸癌最有效?目前來說,結腸鏡依然是最有效的手段。難道要求所有人都去做腸鏡么?這似乎也不太現實吧,所以,就需要進行初篩。

      怎樣才能進行初篩呢?最直接、最簡單、最省錢的檢查方法便是「大便隱血試驗」檢查。正常人大便常規(guī)檢查隱血試驗為陰性,若發(fā)生大便隱血試驗為陽性,就需要進行相應的檢查,當然也有可能是上消化道疾病引起。

      哪些人群為高發(fā)人群呢?一般認為,具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為高發(fā)人群,而高發(fā)年齡,通常在 40 歲以后。但是,我們不斷有檢出 35 歲以內的青年人結腸癌,這又該怎么辦呢?

      這就需要大家平時注意了,如果有大便性狀和排便習慣的改變,就要及時進行檢查。另外,解鮮血便,也需要注意除了痔瘡出血以外,直腸息肉或息肉癌變導致的出血也不在少數,已經有很多長期解血便誤認為是痔瘡的患者,或者痔瘡術后,仍有大便出血,最后腸鏡檢查發(fā)現,原來是直腸癌,只能接受外科手術了。

      結腸鏡檢查沒那么可怕

      前面提到最有效、最直觀、最有價值的檢查便是結腸鏡檢查。這種內窺鏡診療技術,它就像一個攝像頭直接進入腸道內,由醫(yī)生操控完成整個結腸的檢查。很多患者對腸鏡檢查感到非??膳?,那么粗的管子插進去,在肚子里搗,擔心會損傷腸子,也害怕疼痛。實際上,由于設備及技術的改進,特別是單人腸鏡技術的改進,現在腸鏡檢查并不很痛苦了。通過結腸鏡檢查,可以發(fā)現 3-5 mm 以上的息肉,有些炎性或增生小息肉可以直接在檢查時通過專用的活檢鉗將它們夾除,既起到診斷作用又起到治療作用。

      不過,有一些原因會影響息肉的檢出率,那就是低質量的診斷腸鏡、低質量的腸道準備以及醫(yī)生的操作經驗等。所以,要求在進行結腸鏡檢查前,務必要遵照預約要求進行嚴格的飲食控制和腸道準備,這樣才能達到最佳腸道清潔效果,以便更容易發(fā)現病變。而現在不斷有更先進的設備投入使用,再加上新技術的運用,使得微小的息肉也能被發(fā)現。事實證明,由于腸鏡的廣泛運用,患者的認知度提升以及息肉切除技術的改進,腸鏡下息肉切除對阻止腸癌的發(fā)生已經獲得成功,相當一些患者從中受益。

      結腸息肉切除很有必要

      一旦檢查出結腸息肉,就需要對息肉進行治療,結腸息肉切除術是阻止結腸癌的有效方法。當結腸息肉較大,超過 5 mm 以上或者較多個數時,則需要住院進行內鏡下息肉切除術,對于小于 2 cm 的有蒂或亞蒂息肉,可以采取內鏡粘膜切除術(EMR);當息肉超過這個直徑時,則需要采取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的方法才能一次性完整切除,并將切除的組織進行病理檢查,以確定是否有癌變可能。如果有癌變,再進一步確認是表面癌變還是有深層的浸潤,若沒有深層浸潤,我們認為治療可以結束,而對患者進行長期的隨訪。一旦病理發(fā)現有深層的浸潤,則必須追加外科手術,以確保完全切除病變,這一點非常重要。

      國外有研究發(fā)現即使是小息肉,也有 3-10% 的癌變可能。而事實上我們的確也在內鏡下切除了發(fā)生癌變的最小息肉是 5 mm 大小!由于采取的是 EMR 方法切除,不但切除了病變,還包括了病變周圍的部分正常粘膜,因此,達到了完整的切除,而不必追加外科手術。 近年來的 EMR 和 ESD 技術則可以切除更大面積、沒有癌變或僅有表面癌變的的大息肉,而且能保持結腸的完整結構,其成功率與并發(fā)癥均在可控范圍,減少了手術幾率,對患者來說,無疑是有很大裨益的。當然無論普通的電切術或 EMR 還是 ESD,均有出血、穿孔的風險,通常需要住院治療,一旦發(fā)現遲發(fā)性出血,須及時進行腸鏡下再止血,如果發(fā)生穿孔,則需要及時外科手術以修補腸壁。

      注意術后定期隨訪

      對于多發(fā)性息肉和家族性息肉病患者,雖然已經切除了息肉,但還是必須進行定期的隨訪,隨訪的密度與息肉切除后病理性質、息肉的多少以及患者年齡有一定關系。不要以為一次切除了息肉就可以萬事大吉,事實上還是存在一些客觀條件限制,可能會有一些較小或隱蔽的息肉,隱藏在結腸一些皺折中或由于腸道清潔不佳的原因而遺漏了。

      因此對于有息肉史的患者,根據首次內鏡手術后的情況,由治療醫(yī)生決定患者的隨訪頻度與年限,通常剛開始為一年一次,若連續(xù)兩次均無息肉發(fā)現,可延長隨訪時間,兩年一次或三年一次的高標準腸鏡檢查,一旦發(fā)現微小息肉,及時進行處理。

      如何預防結腸息肉、結腸癌?

      通常來說,預防疾病的發(fā)生,大體上是要注意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規(guī)律的生活等等,做好以下幾點,對結腸息肉甚至結腸癌的發(fā)生具有一定預防作用。

      1. 養(yǎng)成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吃健康食物,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食品,少吃油炸、熏制食物,減少飲食中鹽的攝入,少吃精食,多吃粗糧,增加飲食中的膳食纖維,多食用蔬菜,特別是粗纖維類,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可適當添加酸奶(含有乳酸菌)制品,注意不是「飲料」;

      2. 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避免糞便中水份被吸收,導致大便干結而便秘,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腸道會吸收糞便中的毒素;

      3.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與減重,注意維持正常的體重,研究表明,肥胖,是結腸癌的易發(fā)因素之一;

      4. 注意保持良好心情,好情緒可以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減少腫瘤的發(fā)生,負面情緒不利身心健康。

      您可能還要了解這些
      預約掛號 門診出診 特色醫(yī)療 檢驗查詢 病案復印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返回頂部
      亚洲AV岛国动作片在线观看,最精品无码国产手机在线,A级毛片免费无码,久久综合激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