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剛
大家都知道心臟支架,大部分人一聽到介入都會想到心臟支架。冠心病不只是靠吃藥都能治好的,嚴重的情況下需要放支架:
那么為啥子腎臟也要放支架嘞?
這里不得不提一種常見?。焊哐獕?。
高血壓原因復雜,人類并沒有完全研究透徹其發(fā)病原因,目前認為常見病因有如下幾種:
除了上述原因,還有很多繼發(fā)性高血壓。也就是身體某個器官的疾病引起的高血壓。常見的有腎動脈狹窄、腎上腺腫瘤、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推薦閱讀:介入腎上腺取血應用之高血壓)等等。。。
這些繼發(fā)性高血壓卻是最難治療的高血壓(難治性高血壓)。今天單說一下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臨床思路是這樣的:
高血壓難以藥物控制的病人,最好檢查一下腎動脈及腎上腺,檢查手段包括化驗血,彩超 核磁 增強CT CTA DSA
這時候需要介入科醫(yī)生的會診干預,評價血管內(nèi)治療價值及必要性。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往往是難治性高血壓,普通藥物難以有效控制,而且長期的藥物降壓治療有可能會引起腎臟萎縮、腎功能異常,這才是令人難以接受的。
臨床上,腎動脈狹窄跟冠心病、腦梗塞病理原因一致,大都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當然,發(fā)病人群、風險人群及發(fā)病率也類似。
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冠狀動脈、腦動脈、腎動脈和外周血管)目前為全球第一位致病和致死原因。近年來通過積極控制血壓、降低血脂和介入治療已使冠心病、腦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致死、致殘率明顯下降,然而缺血性腎病導致的腎功能衰竭卻呈上升趨勢。腎動脈狹窄(RAS)可引起繼發(fā)性高血壓、發(fā)作性肺水腫、缺血性腎病甚至腎功能不全和尿毒癥。
粥樣硬化性腎動脈狹窄的特點是病變進展性,15%患者5年內(nèi)可發(fā)展為完全閉塞,10-20%患者5年內(nèi)腎功能將逐漸惡化,每年有5-15%患者可發(fā)展為終末期腎臟病變,透析治療終末期腎臟病變3年死亡率高達50%。
高血壓跟腎動脈狹窄的關系大概是這樣的:腎動脈狹窄狹窄導致灌注壓降低致使腎臟缺血腎素釋放增加,從而血壓升高。病人口服降壓藥降壓,能順利控制血壓的話,會讓血液灌注壓進一步減低,這時因缺血往往會出現(xiàn)腎臟縮小、濾過減少甚至尿液生成停止。持續(xù)存在的嚴重缺血可使腎臟萎縮伴腎小球硬化、灶性壞死和多發(fā)性囊腫形成。單側(cè)腎臟病變不會產(chǎn)生嚴重腎功能不全,若兩側(cè)均存在持續(xù)進展嚴重腎缺血可逐漸發(fā)展發(fā)終末腎臟病變、腎衰竭需要常年透析生存。
簡單來說,我是跟病人這樣解釋的: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孩子餓了,當然會哭,提醒大人注意,他(她)餓了,需要吃奶。腎動脈狹窄后,腎臟也會饑餓,只可惜它不會哭,只能升高血壓,提醒人們注意,它餓了,需要多些血液供應。如果人們能理解,放個支架讓腎臟能吃飽,血壓往往能很好控制。如果我們視而不見,甚至想方設法藥物控制血壓,就像大人看到小孩兒哭,就訓斥孩子讓他閉嘴一樣。長期下來,腎臟因為營養(yǎng)不良,會萎縮,甚至餓死。
治療腎動脈狹窄,除了降血脂、抗血小板等藥物治療外,根本的解決之道就是血管內(nèi)治療,包括球囊擴張和支架植入。適應癥(狹窄程度 ≥ 70% 單純球囊成形術:非開口部位狹窄;肌纖維發(fā)育不良。支架植入術:粥樣硬化性病變;開口病變;單純球囊擴張后夾層撕裂或嚴重回縮)。
手術方式也非常簡單,不用開刀,也不需要特殊麻醉,只需要血管穿刺,經(jīng)過針孔將血管支架送到狹窄的腎動脈。
介入手術支架植入,治療方式比較簡潔明了,效果立竿見影。術后效果對于腎臟缺血保護來說效果直接,直接因腎動脈狹窄引起的高血壓可以停用降壓藥。
所以高血壓并不可怕,但是對于慢性病來說,查清原因、治療原發(fā)病、合理用藥,控制病情,減少并發(fā)癥才是正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