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八屆世界衛(wèi)生大會將每年11月18日至24日確定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該計劃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通過有效的溝通、教育和培訓,提高對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問題的認識和了解。
2024年的主題為“教育、倡導、立即行動”(Educate、Advocate、Act now),旨在強調(diào)通過教育和倡導來提高公眾對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認識,并呼吁立即采取行動來應對這一全球性挑戰(zhàn)。值此之際,漯河市中心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用實際行動來踐行遏制耐藥,通過宣傳、義診、科普等方式呼吁和影響更多醫(yī)生和群眾關注當下耐藥形勢,為遏制耐藥行動貢獻更多力量。
什么是抗微生物藥物?
抗微生物藥物是指能殺滅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生長或繁殖,用于預防和治療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藥物。當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隨時間推移發(fā)生變化,不再對藥物產(chǎn)生反應時,便會出現(xiàn)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導致各類感染性疾病變得難以治療。
什么是微生物耐藥?微生物耐藥有哪些危害?
正常情況下,不同的抗微生物藥物會對特定的病原菌起到抑制和殺滅的作用。
在過去二三十年間,由于抗微生物藥物的廣泛使用甚至是過度使用,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會對藥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也就是出現(xiàn)耐藥性,導致在這些微生物感染的時候,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使用,增加了治療的困難性。出現(xiàn)耐藥菌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使用各種各樣的抗生素后殺掉了敏感的細菌,留下了耐藥菌,因此要盡量少用抗生素,減少和避免抗生素選擇性壓力。第二:耐藥菌相互之間傳遞增加,尤其在醫(yī)療機構(gòu),免疫功能很差的人群,相互之間接觸后耐藥。因此,首先要加強感染防控措施,避免微生物的傳遞。其次要提高對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減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或濫用。
今日不采取行動,明日將無藥可用。
鐘南山院士強調(diào)“One world one health”,提出遏制耐藥,防大于治;需從現(xiàn)在開始,從提高認知開始。
預防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我們該如何做?
1. 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抗微生物藥物;
2. 當醫(yī)生告知不需要抗微生物藥物時,不主動要求使用;
3. 嚴格遵循醫(yī)生開具的劑量使用;
4. 遵循醫(yī)生交代的用藥療程,堅持完成整個治療療程;
5. 不與他人共用或使用剩余的抗微生物藥物;
6.平日做好手衛(wèi)生,良好的手部衛(wèi)生有助于限制感染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