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區(qū)現代化區(qū)域醫(yī)療中心

      您的位置 :首頁 > 科室導航1 > 醫(yī)技科室 > 磁共振科 > 科室信息

      第二節(jié) MRI脂肪抑制技術

      來自: 本網 時間:2015-12-21 點擊率:

      第二節(jié)  MRI脂肪抑制技術

      脂肪抑制是MRI檢查中非常重要的技術,合理利用脂肪抑制技術不僅可以明顯改善圖像的質量,提高病變的檢出率,還可為鑒別診斷提供重要信息。

      一、MRI檢查使用脂肪抑制技術的意義

      脂肪組織不僅質子密度較高,且T1值很短(1.5T場強下約為200 ~ 250ms),T2值較長,因此在T1WI上呈現很高信號,在T2WI呈現較高信號,在目前普遍采用的FSE T2WI圖像上,其信號強度將進一步增高(詳見FSE序列)。
      脂肪組織的這些特性在一方面可能為病變的檢出提供了很好的天然對比,如在皮下組織內或骨髓腔中生長一個腫瘤,那么在T1WI上骨髓組織或皮下組織因為富含脂肪呈現很高信號,腫瘤由于T1值明顯長于脂肪組織而呈現相對低信號,兩者間形成很好的對比,因此病變的檢出非常容易。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脂肪組織的這些特性也可能會降低MR圖像的質量,從而影響病變的檢出。具體表現在:

      (1)脂肪組織引起的運動偽影。MRI掃描過程中,如果被檢組織出現宏觀運動,則圖像上將出現不同程度的運動偽影,而且組織的信號強度越高,運動偽影將越明顯。如腹部部檢查時,無論在T1WI還是在T2WI上,皮下脂肪均呈現高信號,表面線圈的應用更增高了脂肪組織的信號強度,由于呼吸運動腹壁的皮下脂肪將出現嚴重的運動偽影,明顯降低圖像的質量。

      (2)水脂肪界面上的化學位移偽影(詳見MRI偽影一節(jié))。

      (3)脂肪組織的存在降低了圖像的對比。如骨髓腔中的病變在T2WI上呈現高信號,而骨髓由于富含脂肪組織也呈現高信號,兩者之間因此缺乏對比,從而掩蓋了病變。又如肝細胞癌通常發(fā)生在慢性肝病的基礎上,慢性肝病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變性,這些脂肪變性在FSE T2WI上將使肝臟背景信號偏高,而肝細胞癌特別是小肝癌在T2WI上也往往表現為略高信號,肝臟脂肪變性的存在勢必降低病灶與背景肝臟之間的對比,影響小病灶的檢出。

      (4)脂肪組織的存在降低增強掃描的效果。在T1WI上脂肪組織呈現高信號,而注射對比劑后被增強的組織或病變也呈現高信號,兩者之間對比降低,脂肪組織將可能掩蓋病變。如眼眶內球后血管瘤增強后呈現明顯高信號,但球后脂肪組織也呈現高信號,兩者之間因此缺乏對比,影響增強效果。

      因此MRI中脂肪抑制的主要意義在于:

      (1)減少運動偽影、化學位移偽影或其他相關偽影;

      (2)抑制脂肪組織信號,增加圖像的組織對比;

      (3)增加增強掃描的效果;

      (4)鑒別病灶內是否含有脂肪,因為在T1WI上除脂肪外,含蛋白的液體、出血均可表現為高信號,脂肪抑制技術可以判斷是否含脂,為鑒別診斷提供信息。如腎臟含成熟脂肪組織的腫瘤常常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臟內具有脂肪變性的病變常為高分化肝細胞癌或肝細胞腺瘤等。

      二、與脂肪抑制技術相關的脂肪組織特性

      MRI脂肪抑制技術多種多樣,但總的來說主要基于兩種機制:

      (1)脂肪和水的化學位移;

      (2)脂肪與其他組織的縱向弛豫差別。

      (一)化學位移現象

      同一種磁性原子核,處于同一磁場環(huán)境中,如果不受其他因素干擾,其進動頻率應該相同。但是我們知道,一般的物質通常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分子中的其他原子核或電子將對某一磁性原子核產生影響。那么同一磁性原子核如果在不同分子中,即便處于同一均勻的主磁場中,其進動頻率將出現差別。在磁共振學中,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化學位移現象。化學位移的程度與主磁場的強度成正比,場強越高,化學位移越明顯。

      常規(guī)MRI時,成像的對象是質子,處于不同分子中的質子的進動頻率也將出現差異,也即存在化學位移。在人體組織中,最典型的質子化學位移現象存在于是水分子與脂肪之間。 這兩種分子中的質子進動頻率相差約3.5PPM,在1.5 T的場強下相差約220HZ,在1.0 T場強下約為150HZ,在0.5 T場強下約為75HZ。脂肪和水中質子的進動頻率差別為脂肪抑制技術提供了一個切入點。

      (二)脂肪與其他組織的縱向弛豫差別

      在人體正常組織中,脂肪的縱向弛豫速度最快,T1值最短。不同場強下,組織的T1值也將發(fā)生變化,在1.5 T的場強下,脂肪組織的T1值約為250ms,明顯短于其他組織。脂肪組織與其他組織的T1值差別也是脂肪抑制技術的一個切入點。

      三、MRI常用的脂肪抑制技術

      針對上述脂肪組織的特性,MRI可采用多種技術進行脂肪抑制。不同場強的MRI儀宜采用不同的技術,同一場強的掃描機也可因檢查的部位、目的或掃描序列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脂肪抑制技術。

      (一)頻率選擇飽和法

      頻率選擇飽和法是最常用的脂肪抑制技術之一,該技術利用的就是脂肪與水的化學位移效應。由于化學位移,脂肪和水分子中質子的進動頻率將存在差別。如果在成像序列的激發(fā)脈沖施加前,先連續(xù)施加數個預脈沖,這些預脈沖的頻率與脂肪中質子進動頻率一致,這樣脂肪組織的將被連續(xù)激發(fā)而發(fā)生飽和現象,而水分子中的質子由于進動頻率不同不被激發(fā)。這時再施加真正的激發(fā)射頻脈沖,脂肪組織因為飽和不能再接受能量,因而不產生信號,而水分子中的質子可被激發(fā)產生信號,從而達到脂肪抑制的目的。

      頻率選擇脂肪抑制技術的優(yōu)點在于:

      (1)高選擇性。該技術利用的是脂肪和水的化學位移效應,因此信號抑制的特異性較高,主要抑制脂肪組織信號,對其他組織的信號影響較小。

      (2)可用于多種序列。該方法可用于SE T1WI或T2WI序列、FSE T1WI或T2WI序列、TR較長的常規(guī)GRE或擾相GRE序列。

      (3)簡便宜行,在執(zhí)行掃描序列前,加上脂肪抑制選項即可。

      (4)在中高場強下使用可取得很好的脂肪抑制效果。

      該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點:

      (1)場強依賴性較大。前面已經介紹過,化學位移現象的程度與主磁場強度成正比。在高場強下,脂肪和水中的質子進動頻率差別較大,因此選擇性施加一定頻率的預脈沖進行脂肪抑制比較容易。但在低場強下,脂肪和水中的質子進動頻率差別很小,執(zhí)行頻率選擇脂肪抑制比較困難。因此該方法在1.0 T以上的中高場強掃描機上效果較好,但在0.5 T以下的低場強掃描機上效果很差,因而不宜采用。

      (2)對磁場的均勻度要求很高。由于該技術利用的是脂肪中質子的進動頻率與水分子中質子的進動頻率的微小差別,如果磁場不均勻,則將直接影響質子的進動頻率,預脈沖的頻率將與脂肪中質子的進動頻率不一致,從而嚴重影響脂肪抑制效果。因此在使用該技術進行脂肪抑制前,需要對主磁場進行自動或手動勻場,同時應該去除病人體內或體表有可能影響磁場均勻度的任何物品。

      (3)進行大FOV掃描時,視野周邊區(qū)域脂肪抑制效果較差,這也與磁場的均勻度及梯度線性有關。(4)增加了人體吸收射頻的能量。

      (5)預脈沖將占據TR間期的一個時段,因此施加該技術將減少同一TR內可采集的層數,如需要保持一定的掃描層數則需要延長TR,這勢必會延長掃描時間,并有可能影響圖像的對比度。如在1.5 T掃描機中,SE T1WI,如果選擇TR=500ms,TE=8ms,在不施加脂肪抑制技術時,最多可采集26層,如果施加脂肪抑制技術,則最多只能采集12層。

      (二)STIR技術

      STIR技術原理我們在反轉恢復序列一節(jié)中已經作了介紹。STIR技術是基于脂肪組織短T1特性的脂肪抑制技術,也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脂肪抑制技術之一。STIR技術可用IR或FIR序列來完成,目前多采用FIR序列。

      由于人體組織中脂肪的T1值最短,因此180脈沖后其縱向磁化矢量從反向最大到過零點所需的時間很短,因此如果選擇短TI則可有效抑制脂肪組織的信號。抑制脂肪組織信號的TI等于脂肪組織T1值的69%。由于在不同的場強下,脂肪組織的T1值將發(fā)生改變,因此抑制脂肪組織的TI值也應作相應調整。在1.5 T的掃描機中,脂肪組織的T1值約為200 ~ 250 ms,則TI =140 ~ 175 ms時可有效抑制脂肪組織的信號。在1.0 T掃描機上TI應為125 ~ 140ms;在0.5 T掃描機上TI應為85 ~ 120ms,在0.35 T掃描機上TI應為75 ~ 100ms,在0.2 T掃描機上TI應為60 ~ 80ms。

      STIR技術的優(yōu)點在于:

      (1)場強依賴性低。由于該技術基于脂肪組織的T1值,所以對場強的要求不高,低場MRI儀也能取得較好的脂肪抑制效果;

      (2)與頻率選擇飽和法相比,STIR技術對磁場的均勻度要求較低。

      (3)大FOV掃描也能取得較好的脂肪抑制效果。

      STIR技術的缺點表現為:

      (1)信號抑制的選擇性較低。如果某種組織(如血腫等)的T1值接近于脂肪,其信號也被抑制。

      (2)由于TR延長,掃描時間較長。

      (3)一般不能應用增強掃描,因為被增強組織的T1值有可能縮短到與脂肪組織相近,信號被抑制,從而可能影響對增強程度的判斷。

      (三)頻率選擇反轉脈沖脂肪抑制技術

      頻率選擇脂肪抑制技術需要利用連續(xù)的脈沖對脂肪組織進行預飽和,脈沖在TR間期占據的時間約需要12 ~ 20ms。STIR技術需要在TR間期占據的時間更長(1.5 T時需要150ms左右)。因此大大減少能夠采集的層數,或需要延長TR從而增加TA。而且在超快速梯度回波序列時,由于TR很短(往往小于10ms),利用上述兩種技術進行脂肪抑制顯然是不現實的。

      近年來在三維超快速梯度回波成像序列(如體部三維屏氣擾相GRE T1WI或CE-MRA)中,推出一種新的脂肪抑制技術,即頻率選擇反轉脈沖脂肪抑制技術。該技術既考慮了脂肪的進動頻率,又考慮了脂肪組織的短T1值特性。其方法是在真正射頻脈沖激發(fā)前,先對三維成像容積進行預脈沖激發(fā),這種預脈沖的帶寬很窄,中心頻率為脂肪中質子的進動頻率,因此僅有脂肪組織被激發(fā)。同時這一脈沖略大于90,這樣脂肪組織將出現一個較小的反方向縱向磁化矢量,預脈沖結束后,脂肪組織發(fā)生縱向弛豫,其縱向磁化矢量將發(fā)生從反向到零,然后到正向并逐漸增大,直至最大值(平衡狀態(tài))。由于預脈沖僅略大于90,因此從反向到零需要的時間很短,如果選擇很短的TI(10 ~ 20ms),則僅需要一次預脈沖激發(fā)就能對三維掃描容積內的脂肪組織進行很好的抑制,因此采集時間僅略有延長。

      該種技術在GE公司生產的掃描機上稱之為SPECIAL(spectral inversion at lipids),飛利浦公司稱之為SPIR。

      該技術的優(yōu)點在于:

      (1)僅少量增加掃描時間;

      (2)一次預脈沖激發(fā)即完成三維容積內的脂肪抑制;

      (3)幾乎不增加人體射頻的能量吸收。

      缺點在于:

      (1)對場強的要求較高,在低場掃描機上不能進行;

      (2)對磁場均勻度要求較高。

      頻率選擇反轉脈沖脂肪抑制技術一般用于三維快速GRE序列。但如果在SITR技術中采用的180反轉脈沖是針對脂肪中質子的進動頻率,則該技術也可用于T2WI,這種技術可以增加STIR技術的脂肪組織抑制的特異性。

      (四)Dixon技術

      Dixon技術是一種水脂分離成像技術,通過對自旋回波序列TE的調整,獲得水脂相位一致(同相位)圖像和水脂相位相反(反相位)的圖像。通過兩組圖像信息相加或相減可得到水質子圖像和脂肪質子圖像。把同相位圖像加上反相位圖像后再除以2,即得到水質子圖像;把同相位圖像減去反相位圖像后再除以2,將得到脂肪質子圖像。Dixon技術目前在臨床上應用相對較少。

      (五)預飽和帶技術

      嚴格地說,添加預飽和帶并不能算是脂肪抑制技術,因為在添加飽和帶的區(qū)域接受預脈沖激發(fā),使質子達到飽和,該區(qū)域的任何質子(包括脂肪和水)的信號都受到了抑制。腹部MRI的有些序列圖像上皮下脂肪造成的運動偽影較重,在腹壁上添加飽和帶能有效地抑制這種運動偽影。

      您可能還要了解這些
      預約掛號 門診出診 特色醫(yī)療 檢驗查詢 病案復印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返回頂部
      亚洲AV岛国动作片在线观看,最精品无码国产手机在线,A级毛片免费无码,久久综合激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