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位91歲高齡的老先生在養(yǎng)老院被子女發(fā)現狀態(tài)異常,緊急送到漯河市中心醫(yī)醫(yī)后確診為膽總管結石并膽管炎。經有效治療,老人已康復出院。
據了解,理老先生平時身體狀況尚可。其子女在例行探望時發(fā)現原本健談的老人臥床不動,立即呼叫救護車送往附近醫(yī)院。送醫(yī)途中,家人注意到老先生皮膚明顯發(fā)黃。入院檢查顯示: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11.4X10?/L;肝功能多項指標異常,總膽紅素高達221.5μmol/L(參考范圍0-26μmol/L),直接膽紅素142μmol/L(參考范圍0-8μmol/L)。進一步行MRCP(磁共振胰膽管成像)檢查,提示膽總管下段結石并肝內膽管擴張。
家屬了解到漯河市中心醫(yī)院可開展膽總管結石的內鏡治療技術后,決定轉院。消化內科劉秋月主治醫(yī)師接診后,詳細詢問病史,并請示黃德峰副主任醫(yī)師。經評估,考慮患者診斷為膽總管結石并膽管炎,具有行ERCP(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手術的指征。在給予抗感染、保肝、退黃等治療的同時,醫(yī)師團隊向患者女兒詳細說明了手術方式、潛在風險及費用等情況。鑒于患者高齡,女兒表示需與家人商議。
入院次日上午,患者子女齊聚。黃德峰副主任醫(yī)師再次詳細講解手術方案,并結合患者外院MRCP影像指出,雖然膽總管結石體積較大,但術中可以聯(lián)合膽道鏡進行操作。家屬商議后決定當天下午接受手術。
在麻醉科賈建鑫團隊及胃鏡室張衛(wèi)平、馮蓓莉護理團隊的配合下,手術順利進行,歷時約40分鐘。術中使用球囊擴張后,應用取石網籃成功取出多枚直徑約0.3-0.4cm的黑褐色結石及大量泥沙樣結石。
術后第一天復查肝功能,總膽紅素降至168.2μmol/L,直接膽紅素降至114.2μmol/L。家屬觀察到老先生皮膚黃染減輕,精神好轉,逐漸恢復飲食,狀態(tài)趨于平穩(wěn)。術后第三天復查,總膽紅素進一步降至96.7μmol/L,直接膽紅素降至65.7μmol/L,其他肝功能指標基本恢復正常,皮膚顏色明顯改善,患者自述感覺已恢復至日常狀態(tài)。術后第四天,經黃德峰副主任醫(yī)師查房評估,患者達到臨床治愈標準,順利出院。后期隨訪顯示,患者未再出現消化道不適癥狀。
ERCP技術
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是指將十二指腸鏡插至十二指腸降部,找到十二指腸乳頭,由活檢管道內插入造影導管至乳頭開口部,注入造影劑后X線攝片,以顯示胰膽管的技術。診斷性ERCP主要用于懷疑有膽系疾病、胰腺疾病等情況的診斷。
在ERCP基礎上,還可進行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EST)、內鏡下鼻膽汁引流術(ENBD)、內鏡下膽汁內引流術(ERBD)等治療操作。此類內鏡技術具有創(chuàng)傷相對較小、恢復較快、住院時間相對縮短等特點。